5月綜所稅結算申報,想省荷包行車紀錄器就要懂得節稅小撇步,專家提醒,人身保險費列舉扣除額為每人每年2萬4000元,可先檢視自身與家人的保險費,看是否適合選擇列舉扣除額,包括人身保險、健保、勞保、軍公教保險、國民年金都可列舉扣除,旅遊投保的旅平險、意外險也行,而且健保費、健保補充保費不受金額限制,可全數扣除。至於車險、住宅火險、投資型保單連結投資標的或專設帳簿部分,都不得列舉扣除。
目前台灣綜所稅的課稅級距,是依據「綜合所得淨額」(所得總額 - 免稅額 - 一般扣除額 - 特別扣除額)來決定稅率,而一般扣除額又可讓民眾自行選擇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。
根據財政部公布,今年綜所稅的免稅額一般個人調高至8.8萬元,年滿70歲以上者為13.2萬元;標準扣除額單身者為9萬元,有配偶行車紀錄器者18萬元。選用標準扣除額,不須證明文件;列舉扣除額申報時須檢附文件,則包括人身保險、醫藥生育、捐贈、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、租房支出等項目都可列舉。
元大人壽商品精算部副總經理張銘修表示,列舉扣除額中,每人每年人身保險項目的扣除額上限為2萬4千元,但全民健康保險費、健保補充保費不受金額限行車紀錄器制,可全數扣除;若有幫配偶、受扶養直系親屬繳交健保費,於同一申報戶內也能全數扣除。
張銘修進一步說明,根據《保險法》第13條,保險分為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,報稅時僅有人身保險才可列舉扣除,包括人壽保險、健康保險、傷害保險、年金保險,如國民年金保險即屬於年金保險,而去年出國旅行購買的旅平險、意外險也屬於人身保險,民眾只要檢附證明,也可列舉扣除。至於車險、火災保險、責任險,都是財產保險,則不得列舉扣除。
為什麼我不推薦買前後雙錄的行車紀錄器,首先前後雙錄的行車紀錄器就是多一個後置攝像頭,但價格貴很多,而且安裝更複雜,出現故障的機會更高,需要維修的費用也會跟著提高,後置攝像頭安裝的部位主要是車尾,如果安裝的位置過高,對於低於攝像頭以下的人或物品也無法準確的紀錄,其實單錄的行車紀錄器就已經可以滿足我們的日常使用需求了,不用刻意選擇前後雙錄的行車紀錄器,而且後置鏡頭在錄置的時候會變形,反而會誤導車主誤判距離,我覺得一般會想要多一個後置鏡頭無非是想預防一些刮車、追尾的,但其實這類行為是比較容易判定責任,通常一定是對方的錯,當然如果需要錄影存證也是可以有,那就要考慮到預算,如果預算沒有很高就買單錄就好,如果有預算買到好一點的雙錄,再添購前後雙攝的,然後一些用不到的功能就不用去考慮了,選擇行車紀錄器,錄影的清晰度、穩定度是最重要的,其他才是根據自己的需求去做挑選。
第一金人壽總經理林元輝也提到,列舉扣除省下的稅金和稅率成正比,換句話說,稅率越高,能省下的稅金就越多。因此,申報年度的人身保險費如果還不足2萬4000元,可以將旅平險、勞保、團險、學生平安保險、國民年金保險等保費計入,對於節稅的貢獻也不容小覷,而且配偶、子女或父母親,只要是在同一申報戶裡的扶養親屬都可列舉扣除。
他舉例,陳先生赴日本旅遊6天5夜,在網路投保保額500萬元的旅平險,如果陳先生適用30%的稅率,約230元的保費可以幫他省下一杯咖啡的稅金。
此外,元大人壽表示,由於保險費列舉扣除額是依入帳日開始計算,因此今年才投保的保單,明年才能扣除。
林元輝則提醒,民眾申報時列舉人壽保險、健康保險、傷害保險、年金保險等人身保險費用,原則上可不再附上保費的繳納證明文件,但民眾若想申報旅平險保費,則需提供保費收據。至於許多民眾選擇透過網路購買旅行平安險,保險公司會以電子郵件寄發的保險費電子收據,視同收據正本,一樣可以用來當成列舉扣除的證明文件。
林元輝也建議,針對這些需要另外檢附的報稅文件,例如保費、捐贈、醫療收據等,民眾可以將其存放於一個文件夾,5月報稅時不只能輕鬆找到需要的列舉扣除證明文件,更能帶來實質上節稅省錢的效益。
光線會通過鏡頭進入後被感光元件所吸收,之後轉換成數位影像,如果行車紀錄器裡的感光元件尺寸越大,擁有的畫素也就越高,可以捕捉到的光源也就越多,因此在成像效果上也會比更清晰,噪點也會越少,目前市面上的行車紀錄器比較常搭載130度到160度的廣角視野,可以提供更寬廣的拍攝範圍,如果再更廣會造成周邊畫面嚴重變形,反而會影響到清晰度,所以絕對不是越廣越好,解析度建議至少要有1080P FULL HD高畫質以上的錄影規格,確保再擷取放大的時候,也能清楚的辨識畫質細節,影格率FPS代表每秒顯示幀數,通常每秒60幀的高畫質高速動態錄影,不僅動態影像流暢且不掉格,在定格放大顯示的時候,還可以清楚辨識畫面的細節,通常30fps以上的畫面錄影會比較流暢,20fps以下就會有明顯掉格或音訊中斷的情況發生,我個人是用了60fps就回不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