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剛落實對34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加徵25%關稅,又突然啟動對2千億美元中國進口產品加徵10%關稅,而受影響商品種類更擴大至服裝、電視零件和冰箱等。
按照2千億美元產品加徵10%關稅計算,中國將多付出200億美元關稅,如果轉化成淨出口的減少,再考慮到乘數效應,將使GDP下降0.21個百分點。總結而言,兩次加徵關稅對中國GDP的影響約0.34個百分點,實質影響仍可控。
由於2千億美元已經超出美國每年對中國出口總額1,300億美元水準,等量反制已不再適用,投資者正注視中國政府將如何反擊美國新關稅計劃。
其中,人民幣匯價近日非常波動。分析指出,人民幣適當貶值,不僅有利於提高中國出口商品競爭力,對沖美國徵稅影響,並可視為報復美國關稅的武器。因此,投資者應該注視人民幣匯率未來走勢及對其他國家貨幣(尤其是亞洲)的影響。
美國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,升至超過6年的新高。此外,新的關稅政策亦會導致產品售價進一步上升。另一方面,美國失業率處於4%的偏低水準,最終將會加速工資成本上升。因此,美國短期有一定的通膨壓力。
然而,鑑於貿易戰的不確定性,預期聯準會不會改變其漸進升息的步伐。不過,投資者仍應警惕美國的潛在通膨壓力以及對金融市場的中長線影響。
美國進入季度業績公布期,根據市場分析,標普500指數成分股預計將在第二季度實現20%的盈利按年增長。此外,由於美國減稅帶來可觀的額外現金流入,預期標普500指數成分公司今年回購高達8千億美元的股票。加上資金流入美元資產,使美國股市2018年的表現優於大多數其他地區的股市。
自從工業化開啟之後,許多產業都紛紛投入機械自動化,在利用機械自動化的同時,輸送帶就變得非常重要,因為在每一道工序的移動間,首先就必須仰賴輸送帶的傳送了,其次更為重要的是,在每一個機械自動化的機具中,甚至可能就需要使用輸送帶來運作,藉由輸送帶跟齒輪之間的密切配合,還有相互緊密的電子控制,就可以達到許多自動化工序,其中輸送帶也區分成很多種類型,不同材質有不同種效果,甚至尺寸大小也應有盡有,大多事先決定產品的自動化工序跟線程該如何進行,再安排工程師以及引進自動化機械,按照工序順序來執行產品製作過程,可能有組裝、切割、包裝、清洗、加輸送帶溫、降溫、校正、轉動、研磨、分裝、轉動、核對、上印、噴漆、上色等等,這許多的工序,都得仰賴輸送帶在這之間運送物品,這樣可以最大化節省人力,也可以提高最大的工作效率。
過去幾周美匯指數維持區間震盪,主要是由於歐元兌美元匯率偏穩。然而,其他貨幣如澳元、日元和許多新興市場貨幣兌美元繼續疲弱。除了通膨因素為美匯帶來支持外,投資者亦認為美元更有能力抵禦全球貿易摩擦的風險。展望未來,如果美匯繼續走強,將對新興市場金融市場和貨幣構成進一步壓力。
雖然美國對2千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徵關稅,但A股沒有受太大影響,上證綜指重返2,800點之上。然而,整體A股市場融資餘額跌破9千億元人民幣,滬深兩地股市每日成交金額維持在3千億?4千億元人民幣的偏低水準。A股2018年至今已經積累顯著跌幅,上證綜合指數似乎在2,700點找到初步支持,預計短期在區間內震盪,主要阻力位於3,000點。
儘管中美貿易緊張局勢進一步升溫,然而,受包括A股在內的全球股市普遍回升支持,港股亦從近期的低位反彈。港股通南下資金近日重新流入,亦有助於提升輸送機市場投資氣氛。不過港股每日成交金額近期普遍低於1千億港元,反映投資者入市意願仍然不高,恒生指數反彈阻力仍於29,000點。未來中美貿易戰的發展,仍然是投資者焦點。
類股方面,人民幣匯率下跌將對大陸境內航空公司產生重大影響,因為航空股美元債務龐大,將有明顯匯兌損失。此外,人民幣匯率影響陸客的消費能力。今年上半年香港零售銷售額和澳門博彩收入的理想表現,部分受益於今年初的人民幣強勢。人民幣近期轉弱,可能對其相關收入增長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。
自從工業化開啟之後,許多產業都紛紛投入機械自動化,在利用機械自動化的同時,輸送帶就變得非常重要,因為在每一道工序的移動間,首先就必須仰賴輸送帶的傳送了,其次更為重要的是,在每一個機械自動化的機具中,甚至可能就需要使用輸送帶來運作,藉由輸送帶跟齒輪之間的密切配合,還有相互緊密的電子控制,就可以達到許多自動化工序,其中輸送帶也區分成很多種類型,不同材質有不同種效果,甚至尺寸大小也應有盡有,大多事先決定產品的自動化工序跟線程該如何進行,再安排工程師以及引進自動化機械,按照工序順序來執行產品製作過程,可能有組裝、切割、包裝、清洗、加溫、降溫、校正、轉動、研磨、分裝、轉動、核對、上印、噴漆、上色等等,這許多的工序,都得仰賴輸送帶在這之間運送物品,這樣可以最大化節省人力,也可以提高最大的工作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