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2017年十大死因,腎炎和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排名第九;醫師表示,除了過度飲酒、吸菸和高油鹽飲食會提高腎臟疾病風險外,臨床上還有三症狀,包括肥胖、血糖控制不佳以及長期用藥,若不持續改善,恐造成腎臟損傷,難逃洗腎命運。
營養醫學博士劉博仁在「劉博仁醫師基因營養功能醫學部落格」分享臨床病例,一名護理師的母親因為聽力退化、頭暈到院檢查,身高156公分的王太太,體重71公斤,BMI29.1,空腹血糖為183mg/dl,當時劉醫師警告「再不控制血糖、不去減重,未來會洗腎喔」。
牙齒美白2年後,劉醫師看到王太太身體虛弱,坐著輪椅來看診,雖然同樣是因為頭暈來找劉醫師,但不同的是王太太已經洗腎了;劉醫師表示,自己不會算命,不過當時見到王太太的情況,就知道她一定會洗腎,因為肥胖、血糖控制不佳和長期用藥,最後腎臟一定會損傷。
你也因為害怕自己的黃牙被看到,常是「難以啟齒」,即使要笑時,也會笑得很不自然嗎?有越來越多人相當在意牙齒顏色,尤其是面臨求職、相親、戀愛、拍婚紗等重要的場合時,或是希望自己能露出迷人微笑的人,都會想要來做牙齒美白。
牙齒美白牙齒本身為淡黃色 美白牙齒僅能改善7~9個色階
牙科醫師表示,做牙齒美白的族群以20~40歲的人最多。牙齒美白牙齒的琺瑯質(牙釉質)是透明的、象牙質(牙本質)是淡黃色,牙齒本來就是淡黃色的,沒有一個人的牙齒是白色的,且年紀越大,象牙質會越厚,牙齒就會越黃。牙齒美白也只能讓黃色的牙齒變淡些,無法讓牙齒變得雪白無比。牙齒美白的改變,沒有做假牙大,它只能在安全的範圍內,達到一定的程度,並非想漂多白就可多白;至於能改善到哪種程度,視個人情況而定,通常可改善7~9個色階。
2004年,JAMA 雜誌發表一個歐美研究,發現BMI每增加一個標準差,慢性腎臟病會增加23%;另外,醫學界證據等級最高的統合分析也指出,體重過重(2530)腎臟病風險會飆升1.83倍,因此劉博仁建議,肥胖的朋友一定要下定決心健康減重,避免腎臟病風險飆高。